問答題

【課題名稱】《中國民族民間音樂--漢族民歌》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對漢族民歌的學習與探究,激發(fā)熱愛民族音樂的感情。
(2)通過欣賞、演唱、比較、探究、交流等活動,感受和了解漢族南北民歌的風格特點、形成原因及發(fā)展。
二、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了解漢族南北民歌的風格特點。
(2)用探究的學習方式了解漢族南北民歌風格特點的形成原因。
三、教學過程
(一)以“小舞臺”的形式導入
(1)用“中國民歌賽歌會”的表演方式,與學生共同演唱一組中國民歌。
(2)教師參與“小舞臺”表演,演唱江蘇民歌《茉莉花》。
(3)賽歌會小結,引出課題:《中國民族民間音樂--漢族民歌》。
(二)探究漢族南北民歌的風格特點
(1)欣賞江蘇民歌《茉莉花》。
(2)比較兩首《茉莉花》。
①學唱東北、江蘇《茉莉花》的主旋律。
②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分析兩首《茉莉花》在旋律進行、節(jié)奏、風格上各自的特點。
③交流總結。
南方民歌:細膩、柔和,旋律以級進為主。
北方民歌:豪放、粗獷,旋律起伏較大。
(3)欣賞分辨北方民歌和南方民歌。
①欣賞南方民歌《孟姜女》《無錫景》和北方民歌《腳夫調(diào)》《上去高山望平川》。
②請學生區(qū)分其不同并進行交流。
(三)探究漢族南北民歌風格形成的原因
(1)討論形成漢族南北民歌不同風格的原因。
(2)師生交流。
①地理環(huán)境與民歌風格的形成有關。
②地方方言與民歌風格的形成有關。
③補充影響民歌風格形成的其他因素。
④小結:地理環(huán)境對民歌風格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地方方言與民歌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人們的性格、生產(chǎn)方式等都影響了民歌風格的形成。
(四)民歌的發(fā)展
(1)請學生說說運用民歌素材創(chuàng)作的歌曲曲目。
(2)唱唱運用民歌素材創(chuàng)作的歌曲。
(3)從不同角度欣賞幾首運用民歌素材創(chuàng)作的比較有影響力的音樂作品。
①女子十二樂坊演奏的《花兒與少年》片段。
②大型山水實景演出的《印象?劉三姐》花絮片段。
③民歌《茱莉花》片段。
(五)學生談感想
(六)課堂小結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問答題

【課題名稱】《瑪依拉》
【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體驗哈薩克族音樂的節(jié)奏特點,感受哈薩克族民歌熱情、高亢的風格。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欣賞、演唱、合作等方式,學會演唱歌曲。
(3)知識與技能目標初步了解哈薩克音樂的特點,了解音樂對于哈薩克民族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與難點】用明亮、歡快的聲音準確地演唱歌曲。把握活潑輕快,富有彈性的節(jié)奏,掌握好音高音準,節(jié)奏與節(jié)拍。
【教學用具】鋼琴、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播放歌曲《愛我中華》,請學生思考歌曲的內(nèi)容。
教師總結: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親如一家。他們的風俗習慣、生活習慣各不相同,歌舞風格也不同,我們曾經(jīng)學過哪些民族的歌曲,歌名叫什么?你能唱幾句嗎?
二、新課教授
(1)播放視頻《瑪依拉》。
(2)出示哈薩克民族的圖片。
(3)出示歌譜,學唱歌曲《瑪依拉》。首先,教師彈奏鋼琴演唱一遍;其次,學生演唱曲譜;最后一遍填入歌詞演唱。在這個過程中,要求學生用明亮、歡快的聲音,準確的音高、節(jié)奏,自信地演唱。把握活潑輕快并富有彈性的音樂風格。
4.邀請兩位學生分別演唱歌曲的前兩段,第三段合唱。
三、鞏固與提高
(1)欣賞由《瑪依拉》改編創(chuàng)作的歌曲《瑪依拉變奏曲》。
《瑪依拉變奏曲》由《瑪依拉》改編創(chuàng)作而成,在《瑪依拉》的基礎上加了花腔,使歌曲變得更加豐富。
(2)欣賞哈薩克族其他民歌《可愛的一朵玫瑰花》,了解哈薩克族豐富的音樂,體會音樂對哈薩克族的重要意義。
四、課后小結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各族人民親如一家人。在五十六個民族里,無論是哪個民族,都離不開音樂和舞蹈。今天我們學習了哈薩克族的民歌,感受到哈薩克族人民對音樂的喜愛,以及音樂在他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那么下節(jié)課我們再去了解其他民族的歌舞。

2.問答題

【課題名稱】《雪絨花》
【教學內(nèi)容】彈唱歌曲《雪絨花》
一、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運用吉他彈唱歌曲《雪絨花》,做到演奏與演唱配合較為默契。
2.學習并初步掌握在吉他上演奏C大調(diào)的三個功能和弦(主和弦、下屬和弦、屬七和弦)。
二、教學重點彈唱歌曲《雪絨花》。
三、教學難點較為準確地運用三個功能和弦為歌唱伴奏。
四、教學過程
(一)宣布課題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是學習彈唱歌曲《雪絨花》。希望大家能夠初步掌握這首歌曲的演唱和伴奏,為課下進一步熟練地彈唱這首歌曲打好基礎。
(二)教師示范彈唱
(三)學生做探究性學習
(1)評價教師彈唱的藝術表現(xiàn)如何。
(2)探討彈唱中的實際困難有哪些(不知道歌曲中的伴奏和弦及和弦的彈奏位置)。
(3)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本,互動式地學習“分解和弦”“掃弦”“切音的方法”“三個功能和弦的按弦位置”等知識技能內(nèi)容。
(4)教師引導學生討論相關知識,并明確知識要點。
(5)教師引導學生彈奏C大調(diào)的三個功能和弦。
學生演奏之前,教師引導學生認真定弦,并且經(jīng)過集體校音后再進入集體練習。
主和弦(C和弦):左手無名指按二弦三品,中指按三弦二品,食指按五弦一品。
下屬和弦(F和弦):左手指橫切,無名指按二弦三品,小指按三弦三品,中指按四弦二品。
屬七和弦(G和弦):無名指按一弦三品,中指按二弦二品,食指按六弦一品。
(教師講解和弦按位置,然后帶領大家進行練習)
和弦連接練習:C和弦→G和弦→C和弦→F和弦→G和弦→C和弦。
練習前,教師提示學生:在轉(zhuǎn)換和弦時,左手要放松;轉(zhuǎn)換和弦的位置要準確、及時;先用慢速度練習,而后再逐步加快速度。
(四)分段練習《雪絨花》的伴奏
(1)第1-16小節(jié)學生視譜自學或互動地學習彈奏。(教師巡回輔導)教師引導學生集體彈奏。一部分同學彈伴奏,另一部分同學唱歌。練習兩遍后互換。全體學生集體自彈自唱。
(2)第17-32小節(jié)練習伴奏音型:教師示范彈奏,學生學習實踐。學生視譜自學或互動地學習彈奏。(教師巡回輔導)
教師引導學生集體彈奏。一部分同學彈伴奏,另一部分同學唱歌。練習幾遍后互換。全體學生集體自彈自唱。
(五)完整地彈唱歌曲《雪絨花》
(六)觀賞影片《音樂之聲》中與演唱《雪絨花》有關的兩個片段觀賞后進行簡單的評議。評議中,要明確自己在彈唱中存在什么差距,應該學習哪些藝術表現(xiàn)方法,應該達到怎樣的一種藝術表現(xiàn)水平。
(七)再次完整地彈唱歌曲《雪絨花》
(八)布置課后練習有感情地彈唱《雪絨花》;注意演唱和伴奏的關系:演唱為主,伴奏為輔,二者相輔相成。

3.問答題

【課題名稱】《梁祝》
【教學內(nèi)容】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①了解掌握什么是曲式和協(xié)奏曲。②掌握奏鳴曲式結構特點。
(二)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鑒賞和感受音樂作品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究創(chuàng)新的能力。
(三)德育目標培養(yǎng)學生熱愛民族風格交響樂,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理解主要音樂片段的含義、演唱音樂片段為本節(jié)課重點;使學生理解奏鳴曲式結構特點為本節(jié)課難點。
教學工具:
多媒體、錄音機、磁帶、小提琴。
教學過程:
①導入新課教師用小提琴演奏《梁?!窅矍橹黝}曲,讓學生簡單講述《梁?!返墓适虑楣?jié),激起學生回憶、進入“角色”,學生帶著興趣進入課堂,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作者、創(chuàng)作時間、名詞解釋及奏鳴曲式結構圖解。
②用錄音機播放磁帶,進行音樂作品完整欣賞,結合多媒體出示板書。
③教師講解、引導、小結。
《梁?!沸√崆賲f(xié)奏曲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描述梁、祝二人的真摯愛情,對封建禮教進行憤怒的控訴與鞭撻,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對這一愛情悲劇的深切同情。
這部作品的藝術成就及歷史影響:
用多媒體課件出示板書。
小結與作業(yè)
(1)分組討論,設想音樂結局。
(2)視唱愛情主題。

4.問答題

依照《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分析下面的教學過程,提煉出教學目標,并進行點評。
秋思
[教學過程]
1.背《秋思》。介紹作者及作品的歷史背景。
2.討論詞的寓意和感情,有感情地吟誦(模仿古詩詞吟誦),探討在聲調(diào)上的表現(xiàn)力,集體或個人各種形式吟誦。
3.討論《秋思》每一句中表現(xiàn)的聲響(如烏鴉叫聲、流水、西風、馬蹄聲以及表現(xiàn)人的哀嘆、思愁的聲音)和畫面(有表現(xiàn)的),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分四組,每一組畫一句(最后兩句由一個組畫)。建議小組共同構思,是共同畫一幅還是每人單獨畫后集體評出小組代表畫,用什么方法畫,由學生自己定。
4.各組展示,介紹本組的構思,自我評價(比較滿意和不足的地方),其他組分析和建議(如何修改)。根據(jù)時間決定是課上還是課下再修改。
5.分兩組,每組用人、打擊樂器(包括音條樂器,也可選用其他藝術類樂器)、各種自制聲響為這首詞編一個配樂朗誦,并排練成一個小作品,朗誦形式由小組決定。
6.各組表演,并圍繞表現(xiàn)詞的意境和感情方面來討論、評價。
7.討論:怎樣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這首《秋思》?在配樂朗誦的基礎上,用舞蹈來表現(xiàn),分組設計并排練,教師到各組觀察,主要是看舞蹈編排是否圍繞歌詞所表達的情感(可以啟發(fā),但不能包辦代替)。各組表演,并討論、評價和修改建議。
8.為這首詞配曲,先將詞的節(jié)奏定下來,再給do、re、mi、sol、la五聲音階幾個音,根據(jù)字的四聲高低配曲調(diào)。學唱自己編配的歌曲。
9.教師出示由作曲家編配的歌曲《秋思》(已有谷建芬、舒澤池兩個作品)。教唱歌曲(由于學生對詞已非常熟悉,且嘗試過自己編配,一般學唱會比較快)。
10.討論作曲家歌曲的創(chuàng)作特點(可通過比較這兩首風格各異的作品來分析,如節(jié)奏、曲調(diào)、音階、音程、旋律走向,以及唱法等)。
11.全班分成舞蹈組、器樂伴奏組、唱和朗誦等幾個小組,用作曲家寫的歌曲進行創(chuàng)編。
12.創(chuàng)作一個詩樂舞作品《秋思》。先共同討論一個總體構思,如選擇哪一首歌曲,準備唱幾遍,有無前奏、間奏、尾聲(器樂)……然后分組創(chuàng)編、排練,再總排合成。
13.討論和總結:(1)這首詞的藝術特點。與所學過或知道的古詩詞比較,也可與現(xiàn)代國內(nèi)外詩詞比較。(2)這個單元都使用了哪些藝術手段?它們在表現(xiàn)這首詞時有什么是共通的?(情感)又有哪些是不同的?(表現(xiàn)手段、形式)有什么特點?

5.問答題

對下列課例進行點評分析。要求:
對以下教學設計進行客觀評價。
京劇入門
[教學目標]
1.能對京劇藝術感興趣,喜歡聆聽和觀看,愿意探索與京劇藝術有關的文化知識并參與各種創(chuàng)造性實踐活動。
2.了解京劇的一般常識,能夠判斷行當及唱腔。
3.能夠隨著錄像學唱《唱臉譜》,體驗京劇戲歌的演唱韻味。
[教學重點]
了解京劇的行當及聲腔,激發(fā)學生對京劇藝術的興趣。
[教學難點]
判斷京劇的聲腔。
[教具]
多媒體展示臺、打擊樂器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欣賞現(xiàn)代京劇《紅燈記》選段《渾身是膽雄赳赳》。
二、檢查作業(yè)
學生談對京劇的了解:行當、唱腔、京劇的起源等。
三、新課
1.京劇的行當
先由學生談了解的京劇行當都有哪些,然后教師和學生一起歸納總結。
大屏幕展示行當人物。生(男性人物):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
欣賞《空城計》中諸葛亮唱段,感受京劇的演唱方法及演唱風格。
教師和學生一起交流、總結:老生用真聲演唱,聲音挺拔、蒼勁,念白時用韻白。小生用真假聲結合的方法演唱,風格寬亮中帶剛勁,念白時用韻白。
大屏幕展示行當人物。旦(女性人物):青衣、花旦、武旦、老旦等。
學生根據(jù)圖片判斷"旦"行當中,青衣、花旦、武旦、老旦等人物。旦行當中,青衣、花旦均用假聲演唱,聲音圓潤、柔婉、嫵媚。青衣用韻白,花旦用京白。
大屏幕展示行當人物。凈(威重、粗獷、豪爽、奸詐等特殊性格的男性人物):正凈、副凈、武凈等。
欣賞《包龍圖打坐開封府》,感受京劇的演唱風格。
師生交流:正凈用真聲演唱,風格寬厚、雄渾,念白時用韻白。
大屏幕展示行當人物。丑(反派或詼諧、滑稽人物):文丑、武丑、彩旦等。
師生交流:丑重念白,多用京白,少用韻白,有時也用方言。
2.京劇的主要聲腔
西皮:曲調(diào)高亢、激越、明快、流暢,在胡琴上的定弦是la、mi弦。
二黃:曲調(diào)平和、穩(wěn)重、深沉、抒情,在胡琴上的定弦是sol、re弦。
學生活動:欣賞京劇唱段,判斷行當。
欣賞《貴妃醉酒》中楊玉環(huán)唱段、現(xiàn)代京劇《沙家浜》中沙奶奶唱段、《穆桂英掛帥》選段《我不掛帥誰掛帥》、京劇《西廂記》中張生唱段。
3.京劇的念白
京劇的念白有京白、韻白。教師鼓勵學生大膽實踐,學一學京劇中的京白與韻白。
4.京劇中的板式
京劇中的板式指節(jié)拍和節(jié)奏形式。強拍被稱作"板";弱拍或次強拍稱作"眼"。一板一眼為二拍子:一板三眼為四拍子;有板無眼為一拍子;無板無眼為自由節(jié)奏。
學生活動:
欣賞并演唱現(xiàn)代京劇《智取威虎山》中楊子榮的唱段《甘灑熱血寫春秋》,判斷行當和唱腔。
聽賞現(xiàn)代京劇《沙家浜》中的《智斗》,判斷三個角色的行當和唱腔。引導學生嘗試分角色表演《智斗》。
5.隨錄像學唱戲歌《唱臉譜》,引導學生體驗京劇藝術的魅力。
四、小結與課后作業(yè)
敲一敲"慢長錘",嘗試著走一走臺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