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麗芬是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丈夫長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還經常抽煙喝酒,每年拿不了多少錢回家。麗芬除了種地、養(yǎng)豬、養(yǎng)牛之外,還要照顧上學的女兒以及多病的婆婆,是家庭的經濟支柱。婆婆和丈夫都希望麗芬再生一個男孩,可麗芬自己不想再生第二胎,也一直沒有懷上。因此,丈夫和婆婆總是冷言冷語,丈夫甚至以生不出男孩就離婚來威脅,有時還會打她。麗芬得不到丈夫的關心,覺得自己很沒用,在村里抬不起頭來。性格內向的麗芬找過村里要好的姐妹訴苦,大家都很同情她。村里像她這樣挨打的婦女有不少,但大家認為家丑不可外揚,都選擇了忍耐和沉默。麗芬曾找過婦聯主任和派出所民警,他們都做過麗芬家人的工作,但沒起什么作用。村里人背地里對麗芬將家事告訴外人有些議論,也以"清官難斷家務事"為由,沒有給麗芬什么幫助。麗芬感覺活得很累,動過離婚的念頭。可是,父母都住在弟弟家里,自己如果離婚帶著女兒能去哪里呢?她想過自殺,但一想到女兒沒了媽媽之后的日子,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她感到無助,自嘆命不好,不得不認命。不久前,某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在麗芬所在的村莊開展服務。麗芬經過一段時間的觀望和了解,前來該機構求助。
問題:1.根據增能社會工作的基本概論,麗芬個人的無力感是怎樣形成的?2.從優(yōu)勢視角看,麗芬擁有哪些資源?3.在本案例中,社會工作者應該如何運用女性主義社會工作的基本原則?4.從個人、小組和社區(qū)三個層面,提出解決麗芬問題的簡要策略。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2.問答題

張女士今年45歲,十年前丈夫因病去世,十年來張女士靠做保姆、街道清掃員、鐘點工、搬運工等臨時工作供三個子女讀書。前年秋由于一次車禍張女士不幸失去了一條腿,住院沒多長時間,張女士就因無力支付醫(yī)藥費出院。出院后,因為突然失去了一條腿,這巨大的生活變遷讓她很不能接受,張女士非常傷心,整日悶悶不樂,脾氣也很暴躁,經常跟孩子們發(fā)脾氣。有時候甚至不吃不喝,病情也沒有好轉。后來在兒子的勸說下,情緒好了一點。沒過多日,當張女士自己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她不僅考慮到自己的當前情況--自己的行動非常不便,不能做家務,不能做工,再加上家里突然中斷了經濟來源,三個子女中還有兩個在讀大學。張女士不禁越想越傷心,甚至想到自己一死了之,免得拖累兒女。后在鄰居的勸說下,終于打消了這個念頭。但張女士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堅強和樂觀了,她經常想到自己是個廢人,什么用處也沒有了。她的情緒很容易波動,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就經常想到這些,一面?zhèn)?,一面又愛發(fā)脾氣,一面又很氣自己沒用。她幾乎不出門,因為她既不敢面對哪些像她以前一樣健康的人,也不能正視像她現在一樣的殘疾人。
問題:1.殘疾人是指什么?什么是殘疾人社會工作?2.不是醫(yī)生的社會工作者應如何幫助張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