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施工測量實行二級檢查,其中過程檢查由測量隊(或班)檢查人員承擔,最終檢查由施工單位的()負責實施。

A.總工程師
B.項目總工程師
C.工程技術管理機構
D.質量管理機構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多項選擇題凍土路塹開挖的正確做法是()。

A.防止凍土融化
B.盡量減少對天然凍土的擾動
C.采用光面、深孔、預裂爆破
D.分段開挖、及時保溫防護
E.馬口開挖并設臨時支護

2.問答題

某新建鐵路工程,技術標準為客貨共線雙線I 級鐵路,客運列車時速200km/h。工程內容包含路基、橋梁、隧道及軌道工程、“四電”工程。某集團公司中標,投標時采取的主要施工組織方案為:劃分兩個工區(qū)平行作業(yè),由兩個土建公司承擔施工;兩座隧道進,出口同時作業(yè);T 梁現場預制,用貝雷梁自拼架橋機架設T 梁;軌道采取機械鋪軌。工程分布與工區(qū)劃分如圖所示。

中標后發(fā)生以下事件:
事件1:集團公司組建了項目經理部,設立了工程管理部、財務部、物資設備保障部、宣傳部、試驗中心、辦公室,并計劃對兩個工區(qū)按專業(yè)配備施工隊伍。二工區(qū)設置的關鍵崗位有:項目經理、副經理、總工、安全負責人、部門負責人、質量工程師、軌道工程師、隧道工程師、橋梁工程師、電力工程師、通信工程師、信號工程師和工程隊長。
事件2:二工區(qū)橋梁施工中,施工準備3個月,然后立即開始施工橋梁基礎和墩臺工程(基礎和墩臺身,共96個),配置16臺施工設備,完成每個墩臺施工平均需4個月;施工準備之后6個月開始梁場建設,持續(xù)時間6個月;梁場建設完成后開始制梁;施工制梁開工后1個月開始架梁,下部工程完工3個月后完成架梁,配置1套運架設備;在架梁完成后工后沉降觀測期6個月且評估合格后開始無砟軌道工程施工,需3個月完成;軌道工程完成后開始站后四電及聯調聯試,需3個月完成。施工單位計劃每天架設1孔T 梁,每月按30天計,20%的施工天數不宜架梁作業(yè),配置1套運架設備。
事件3:一工區(qū)的1#隧道地下水發(fā)育,存在巖溶,設計為Ⅳ、Ⅴ級圍巖,施工中的主要做法有:
(1)進出口同時掘進,進口作業(yè)面安排隧道架子隊施工,出口作業(yè)面全部施工任務分包給某隧道工程公司;
(2)在隧道開挖接近巖溶時,采用以地質雷達為主,TSP 地震波法為輔,紅外線探測連續(xù)施測的地質預測、預報手段;
(3)該隧道進出口工區(qū)的技術負責人編制了施工安全應急預案,項目部工程技術部部長對應急預案進行了審核,項目經理審批后下放執(zhí)行。
(4)正準備對該隧道進口掌子面進行裝藥作業(yè)時,現場領工員才得知一名爆破工突發(fā)疾病住院。為了不影響施工進度,該領工員安排司鉆工進行裝藥作業(yè)。
事件4:施工隊伍進場前,業(yè)主要求采用機械化鋪設跨區(qū)間無縫線路,業(yè)主不提供工具軌,采用單枕連續(xù)鋪設法,由專業(yè)化公司承擔施工,T 梁施工方案不變。項目經理部據此對施工任務進行了重新劃分。
事件5:項目經理部編制了單枕連續(xù)鋪設法施工方案。每條長鋼軌長度為500m,由距離200km 的某鐵路局廠焊基地運輸至該標段的鋪軌基地。單枕連續(xù)鋪設法鋪設的主要施工流程為:底層道砟攤鋪→設備編組進場→A→軌枕轉運→B→軌枕方正→收軌安裝→扣件→轉入下一循環(huán)→分層上砟整道→C→D→軌道整理、鋼軌預打磨→軌道檢測與驗收。配置了拖拉機、牽引機車、工地移動焊軌機、老K 車、機械化大養(yǎng)機。
事件6:項目經理部編制了牽引供電工程施工方案,其要點是:承力索采用人工架設,接觸線采用小張力架線法施工;每個錨段接觸懸掛安裝調整安排一個工作面,從下錨方向向中心錨結施工;接觸懸掛調整包括導線高度、導線坡度、錨段關節(jié)、絕緣間隙檢查??傮w施工順序如下:基坑開挖→基礎澆筑→A→軟橫跨安裝→硬橫跨、吊柱安裝→B→承力索架設→C→定位裝置、吊弦安裝→D→電連接、設備安裝→靜態(tài)檢測。在牽引變電工程施工中,變壓器、斷路器等設備到場后,項目經理部邀請集團公司、設計單位、監(jiān)理單位到現場參加驗收:變壓器、斷路器等設備安裝和二次接線完成后,監(jiān)理單位對設備的電氣性能進行了驗收測試,并出具質檢報告。

針對事件6接觸網施工方案的不妥之處,給出正確做法,寫出接觸網總體施工順序中ABCD 的名稱。
3.多項選擇題橋梁工程沉降觀測的正確做法是()。

A.無砟軌道橋涵應進行沉降觀測評估
B.設計時速250km及以上有砟軌道橋涵應進行沉降觀測評估
C.橋梁工程變形觀測以承臺、墩臺身沉降和預應力混凝土梁的徐變變形為主
D.移動模架施工簡支梁前3孔應重點觀測,達到設計要求后每10孔選1孔觀測
E.移動模架施工簡支梁每孔設6個觀測標,縱向分別設在梁體兩支點和跨中位置

4.問答題

某施工企業(yè)承建設計行車速度為250km/h 的客運專線鐵路站前工程,該段全長70公里,合同工期30個月,主要工程有:3座特大橋、5座隧道、1座車站,站場土石方100萬立方米,區(qū)間土石方l200萬立方米,涵洞l60座,軌道工程鋪設,路基、橋梁段采用CTCSⅢ型板式無砟軌道,隧道內采用CTCS 雙塊式無砟軌道。3座特大橋設計均采用鉆孔灌注樁基礎,1號橋、2號橋為旱橋,1號橋位于大嶺隧道西邊,橋跨結構為20-32m 簡支箱梁。2號橋、3號橋位于大嶺隧道東邊。2號橋上部結構為160-32m 簡支箱梁,3號橋中間跨越一條寬度200m 的二級通航河道,主跨為3×96米栓焊桁梁(可過箱梁),邊跨為32米雙線單箱梁,共400孔?,F場設兩個預制梁場。雙線隧道5座,其中大嶺隧道最長,隧長為4.8公里,圍巖以Ⅲ、Ⅳ石灰?guī)r為主,距離該特長隧道出口段約1.8km 處穿越煤層,長度約500m,設計勘探有瓦斯出露。該隧道出口洞口上方存在較厚松散坡積體。其他隧道圍巖均為Ⅱ、Ⅲ級花崗巖,無不良地質。車站一座,車站位于標段中部,東段分別有箱梁400孔,栓焊桁梁3孔,栓焊桁梁橋距車站3公里,僅車站附近具備建梁場條件。西段有箱梁180孔,其中在長隧道西端有20孔,僅在長隧道東端有建梁場條件。隧道的平均月進度為100米,架梁進度為每天1孔。平面示意圖如下。

施工中發(fā)生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隊伍進場后,由于征地拆遷工作的影響,所有工程開工時間比原計劃滯后三個月。
事件2:在施工中對大嶺隧道進行超前地質預測、預報,發(fā)現在距離進口1km 處有一段長300m 富水斷層、巖溶發(fā)育。
事件3:針對大嶺隧道瓦斯地段編制了專項施工方案,其要點是:濕式鉆孔;炮眼深度應小于0.6m;采用煤礦許用秒級電雷管、采用煤礦用炸藥;反向裝藥;相鄰工作面采用串聯的管道式通風方式;兩作業(yè)面接近8倍循環(huán)進尺或接近15m 時,應撤出非瓦斯或瓦斯等級低的工作面的作業(yè),由瓦斯作業(yè)等級高的作業(yè)面單口掘進直至貫通,停止施工的作業(yè)面應保持通風。
事件4:無砟軌道施工方案要點:無砟軌道施工前1個月應與線下工程施工單位交接線下工程質量合格資料、線下工程竣工測量資料兩項書面資料;CPⅢ控制網在線下工程完工后立即開始測設;Ⅲ型軌道板精調及模板固定后盡快澆筑水泥乳化瀝青砂漿并將灌漿孔封堵;進行無縫線路鎖定作業(yè)時,相鄰單元軌節(jié)鎖定軌溫允許差值為8℃,左右兩股鋼軌鎖定軌溫允許差值為5℃,同一設計鎖定軌溫單元軌節(jié)的鎖定軌溫允許差值為10℃。

根據事件2,指出巖溶段施工方案要點(不少于5條)。
5.多項選擇題城際鐵路路基、橋梁段無砟軌道宜采用的無砟軌道類型是()。

A.板式
B.雙塊式
C.彈性支承塊式
D.軌枕埋入式
E.軌排支撐梁式

6.問答題

某客運專線鐵路第一合同段,標段長度50km,主要工程內容有路堤、橋梁、過渡段。其中,路堤基床底層及以下路堤填料采用改良細粒土,基床表層采用級配碎石。路堤段有800m 路段地質為河流淤泥沉積松軟土地基,該區(qū)域從上至下依次為:
(1)河相淤泥層(軟塑)厚度3~8m;
(2)硬塑土厚4~6m;
(3)弱風化砂巖。
設計為CFG 樁地基處理,設計深度7~14m。路塹段增建的二線鐵路緊鄰既有線,斷面設計是對既有線靠山側山體進行擴挖,最大開挖高度為15m,開挖體地質為強風化、中風化泥巖,主要支擋工程為抗滑樁;施工中發(fā)生以下事件:
事件1:為了盡快進行地基處理施工,施工單位進場后選擇了兩處河相淤泥層(軟塑)厚3m 的地點采用長螺旋法進行成樁工藝性試驗,確定施工配合比作為工藝參數報送監(jiān)理單位確認;開工后,施工單位由于長螺旋鉆機設備不足改用振動沉管法,并參照之前確定的試驗參數進行CFG 樁的施工;成樁后開挖表土后鑿除樁頭;然后采用重型振動壓路機對褥墊層進行碾壓。完工后質量檢測發(fā)現樁體有斷樁、縮頸情況。
事件2:施工單位編制了路堤填筑施工方案,其要點包括:
(1)基床下路堤碾壓順序按先中間,后兩側,從高到低的原則碾壓,壓路機走行方式按照先強振,后弱振,最后靜壓收光方式。
(2)當滲水土填在非滲水土上時,非滲水土頂面應向兩側做成不小于2%的人字排水坡;
(3)基床底層改良土采用路拌法施工,每層填筑壓實厚度為35cm;
(4)路堤填筑的質量控制內容包括:填料分層攤鋪的壓實厚度和壓實工藝;路堤填筑壓實質量;不同填料填筑的施工要求;各種幾何尺寸的允許偏差;
(5)檢驗批按連續(xù)長度每400m、每檢測層設置。
事件3:下圖是該標段松軟土地段觀測斷面布置示意圖,該段松軟土路基沉降觀測方案要點是:
(1)路基填筑完成后沉降變形觀測期為180d;
(2)松軟土路基沉降變形觀測內容為地基沉降和路基面沉降觀測;
(3)每斷面設2個沉降觀測樁,布置于雙線路基左右兩側路肩處,松軟土路基每5個觀測斷面設置1個沉降板;
(4)當發(fā)現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速率大于10mm/d,要放慢填筑速率。

事件4:路堤與橋臺過渡段填筑時,相鄰路堤、過渡段路堤、橋臺椎體按照從下至上順序分層填筑;在臺后2.0m 范圍內,每填筑層填料壓實厚度按20cm 控制,采用振動壓路機分層碾壓;路堤與涵洞等橫向結構物過渡段,靠近橫向結構物的部位,應垂直于橫向結構物方向碾壓。

指出事件3中松軟土路基觀測斷面中A、B 的名稱,并針對該松軟土段路基沉降觀測的不妥之處陳述正確做法。
8.問答題

某新建鐵路工程,技術標準為客貨共線雙線I 級鐵路,客運列車時速200km/h。工程內容包含路基、橋梁、隧道及軌道工程、“四電”工程。某集團公司中標,投標時采取的主要施工組織方案為:劃分兩個工區(qū)平行作業(yè),由兩個土建公司承擔施工;兩座隧道進,出口同時作業(yè);T 梁現場預制,用貝雷梁自拼架橋機架設T 梁;軌道采取機械鋪軌。工程分布與工區(qū)劃分如圖所示。

中標后發(fā)生以下事件:
事件1:集團公司組建了項目經理部,設立了工程管理部、財務部、物資設備保障部、宣傳部、試驗中心、辦公室,并計劃對兩個工區(qū)按專業(yè)配備施工隊伍。二工區(qū)設置的關鍵崗位有:項目經理、副經理、總工、安全負責人、部門負責人、質量工程師、軌道工程師、隧道工程師、橋梁工程師、電力工程師、通信工程師、信號工程師和工程隊長。
事件2:二工區(qū)橋梁施工中,施工準備3個月,然后立即開始施工橋梁基礎和墩臺工程(基礎和墩臺身,共96個),配置16臺施工設備,完成每個墩臺施工平均需4個月;施工準備之后6個月開始梁場建設,持續(xù)時間6個月;梁場建設完成后開始制梁;施工制梁開工后1個月開始架梁,下部工程完工3個月后完成架梁,配置1套運架設備;在架梁完成后工后沉降觀測期6個月且評估合格后開始無砟軌道工程施工,需3個月完成;軌道工程完成后開始站后四電及聯調聯試,需3個月完成。施工單位計劃每天架設1孔T 梁,每月按30天計,20%的施工天數不宜架梁作業(yè),配置1套運架設備。
事件3:一工區(qū)的1#隧道地下水發(fā)育,存在巖溶,設計為Ⅳ、Ⅴ級圍巖,施工中的主要做法有:
(1)進出口同時掘進,進口作業(yè)面安排隧道架子隊施工,出口作業(yè)面全部施工任務分包給某隧道工程公司;
(2)在隧道開挖接近巖溶時,采用以地質雷達為主,TSP 地震波法為輔,紅外線探測連續(xù)施測的地質預測、預報手段;
(3)該隧道進出口工區(qū)的技術負責人編制了施工安全應急預案,項目部工程技術部部長對應急預案進行了審核,項目經理審批后下放執(zhí)行。
(4)正準備對該隧道進口掌子面進行裝藥作業(yè)時,現場領工員才得知一名爆破工突發(fā)疾病住院。為了不影響施工進度,該領工員安排司鉆工進行裝藥作業(yè)。
事件4:施工隊伍進場前,業(yè)主要求采用機械化鋪設跨區(qū)間無縫線路,業(yè)主不提供工具軌,采用單枕連續(xù)鋪設法,由專業(yè)化公司承擔施工,T 梁施工方案不變。項目經理部據此對施工任務進行了重新劃分。
事件5:項目經理部編制了單枕連續(xù)鋪設法施工方案。每條長鋼軌長度為500m,由距離200km 的某鐵路局廠焊基地運輸至該標段的鋪軌基地。單枕連續(xù)鋪設法鋪設的主要施工流程為:底層道砟攤鋪→設備編組進場→A→軌枕轉運→B→軌枕方正→收軌安裝→扣件→轉入下一循環(huán)→分層上砟整道→C→D→軌道整理、鋼軌預打磨→軌道檢測與驗收。配置了拖拉機、牽引機車、工地移動焊軌機、老K 車、機械化大養(yǎng)機。
事件6:項目經理部編制了牽引供電工程施工方案,其要點是:承力索采用人工架設,接觸線采用小張力架線法施工;每個錨段接觸懸掛安裝調整安排一個工作面,從下錨方向向中心錨結施工;接觸懸掛調整包括導線高度、導線坡度、錨段關節(jié)、絕緣間隙檢查。總體施工順序如下:基坑開挖→基礎澆筑→A→軟橫跨安裝→硬橫跨、吊柱安裝→B→承力索架設→C→定位裝置、吊弦安裝→D→電連接、設備安裝→靜態(tài)檢測。在牽引變電工程施工中,變壓器、斷路器等設備到場后,項目經理部邀請集團公司、設計單位、監(jiān)理單位到現場參加驗收:變壓器、斷路器等設備安裝和二次接線完成后,監(jiān)理單位對設備的電氣性能進行了驗收測試,并出具質檢報告。

針對事件3的不妥之處,給出正確做法。
9.問答題

某客運專線鐵路第一合同段,標段長度50km,主要工程內容有路堤、橋梁、過渡段。其中,路堤基床底層及以下路堤填料采用改良細粒土,基床表層采用級配碎石。路堤段有800m 路段地質為河流淤泥沉積松軟土地基,該區(qū)域從上至下依次為:
(1)河相淤泥層(軟塑)厚度3~8m;
(2)硬塑土厚4~6m;
(3)弱風化砂巖。
設計為CFG 樁地基處理,設計深度7~14m。路塹段增建的二線鐵路緊鄰既有線,斷面設計是對既有線靠山側山體進行擴挖,最大開挖高度為15m,開挖體地質為強風化、中風化泥巖,主要支擋工程為抗滑樁;施工中發(fā)生以下事件:
事件1:為了盡快進行地基處理施工,施工單位進場后選擇了兩處河相淤泥層(軟塑)厚3m 的地點采用長螺旋法進行成樁工藝性試驗,確定施工配合比作為工藝參數報送監(jiān)理單位確認;開工后,施工單位由于長螺旋鉆機設備不足改用振動沉管法,并參照之前確定的試驗參數進行CFG 樁的施工;成樁后開挖表土后鑿除樁頭;然后采用重型振動壓路機對褥墊層進行碾壓。完工后質量檢測發(fā)現樁體有斷樁、縮頸情況。
事件2:施工單位編制了路堤填筑施工方案,其要點包括:
(1)基床下路堤碾壓順序按先中間,后兩側,從高到低的原則碾壓,壓路機走行方式按照先強振,后弱振,最后靜壓收光方式。
(2)當滲水土填在非滲水土上時,非滲水土頂面應向兩側做成不小于2%的人字排水坡;
(3)基床底層改良土采用路拌法施工,每層填筑壓實厚度為35cm;
(4)路堤填筑的質量控制內容包括:填料分層攤鋪的壓實厚度和壓實工藝;路堤填筑壓實質量;不同填料填筑的施工要求;各種幾何尺寸的允許偏差;
(5)檢驗批按連續(xù)長度每400m、每檢測層設置。
事件3:下圖是該標段松軟土地段觀測斷面布置示意圖,該段松軟土路基沉降觀測方案要點是:
(1)路基填筑完成后沉降變形觀測期為180d;
(2)松軟土路基沉降變形觀測內容為地基沉降和路基面沉降觀測;
(3)每斷面設2個沉降觀測樁,布置于雙線路基左右兩側路肩處,松軟土路基每5個觀測斷面設置1個沉降板;
(4)當發(fā)現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速率大于10mm/d,要放慢填筑速率。

事件4:路堤與橋臺過渡段填筑時,相鄰路堤、過渡段路堤、橋臺椎體按照從下至上順序分層填筑;在臺后2.0m 范圍內,每填筑層填料壓實厚度按20cm 控制,采用振動壓路機分層碾壓;路堤與涵洞等橫向結構物過渡段,靠近橫向結構物的部位,應垂直于橫向結構物方向碾壓。

事件1中,路基地基處理施工做法是否正確?如不正確,請陳述正確做法。
10.問答題

某客運專線鐵路第一合同段,標段長度50km,主要工程內容有路堤、橋梁、過渡段。其中,路堤基床底層及以下路堤填料采用改良細粒土,基床表層采用級配碎石。路堤段有800m 路段地質為河流淤泥沉積松軟土地基,該區(qū)域從上至下依次為:
(1)河相淤泥層(軟塑)厚度3~8m;
(2)硬塑土厚4~6m;
(3)弱風化砂巖。
設計為CFG 樁地基處理,設計深度7~14m。路塹段增建的二線鐵路緊鄰既有線,斷面設計是對既有線靠山側山體進行擴挖,最大開挖高度為15m,開挖體地質為強風化、中風化泥巖,主要支擋工程為抗滑樁;施工中發(fā)生以下事件:
事件1:為了盡快進行地基處理施工,施工單位進場后選擇了兩處河相淤泥層(軟塑)厚3m 的地點采用長螺旋法進行成樁工藝性試驗,確定施工配合比作為工藝參數報送監(jiān)理單位確認;開工后,施工單位由于長螺旋鉆機設備不足改用振動沉管法,并參照之前確定的試驗參數進行CFG 樁的施工;成樁后開挖表土后鑿除樁頭;然后采用重型振動壓路機對褥墊層進行碾壓。完工后質量檢測發(fā)現樁體有斷樁、縮頸情況。
事件2:施工單位編制了路堤填筑施工方案,其要點包括:
(1)基床下路堤碾壓順序按先中間,后兩側,從高到低的原則碾壓,壓路機走行方式按照先強振,后弱振,最后靜壓收光方式。
(2)當滲水土填在非滲水土上時,非滲水土頂面應向兩側做成不小于2%的人字排水坡;
(3)基床底層改良土采用路拌法施工,每層填筑壓實厚度為35cm;
(4)路堤填筑的質量控制內容包括:填料分層攤鋪的壓實厚度和壓實工藝;路堤填筑壓實質量;不同填料填筑的施工要求;各種幾何尺寸的允許偏差;
(5)檢驗批按連續(xù)長度每400m、每檢測層設置。
事件3:下圖是該標段松軟土地段觀測斷面布置示意圖,該段松軟土路基沉降觀測方案要點是:
(1)路基填筑完成后沉降變形觀測期為180d;
(2)松軟土路基沉降變形觀測內容為地基沉降和路基面沉降觀測;
(3)每斷面設2個沉降觀測樁,布置于雙線路基左右兩側路肩處,松軟土路基每5個觀測斷面設置1個沉降板;
(4)當發(fā)現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速率大于10mm/d,要放慢填筑速率。

事件4:路堤與橋臺過渡段填筑時,相鄰路堤、過渡段路堤、橋臺椎體按照從下至上順序分層填筑;在臺后2.0m 范圍內,每填筑層填料壓實厚度按20cm 控制,采用振動壓路機分層碾壓;路堤與涵洞等橫向結構物過渡段,靠近橫向結構物的部位,應垂直于橫向結構物方向碾壓。

事件4中,針對過渡段施工做法的不妥之處,給出正確的做法。